:今天是中内学习的第31天,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先做几道真题复习一下昨天的内容吧。
1.下痢时发时止,日久不愈,发时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腹部疼痛,饮食减少,倦怠怯冷,舌质淡,舌苔腻,脉虚数。治疗宜用
A.连理汤B.驻车丸C.胃苓汤D.真人养脏汤E.香连丸
2.患者,女,27岁。发热,腹痛拒按腹泻,大便赤白相间,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治则是
A.塞因塞用B.热因热用C.寒因寒用D.通因通用
3.A-57寒湿痢的治法是B
A.温中散寒,化湿止瘌B.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C.散寒化湿,调气化滞D.温肾散寒,利湿止痢
☆
★
☆
-------------------我是答案的分割线-------------------
★
☆
★
第一题正确答案A。根据“下痢’“里急后重”,辨为“痢疾;根据“时发时止,日久不愈,发时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腹部疼痛,饮食减少,倦怠怯冷,舌质淡舌苔腻,脉虚”辨为“休息痢”,其机理是病久正气损伤,邪恋肠腑,传导不利,治疗应以温中清肠,调气化滞为法,寒热并用,方用连理汤加减(A对)驻车丸,有坚阴养血、清热化湿的作用,见于湿热痢证,适用于湿热痢疾,日久伤阴之证(B错)真人养脏汤,有温中涩肠、补虚固脱的作用,可治疗脾肾虚寒,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滑脱不禁的久痢(D错)。香连丸,有清热化湿、行气止痛的作用,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E错)
第二题正确答案D。根据“患者腹痛拒按,腹泻,大便赤白相间,里急后重”,诊断为“痢疾”;结合“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综合辨证为“湿热痢”该证为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当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这种具有实性通泄病证,即通因通用(D对)。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A错)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B错)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是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C错)
第三题正确答案B。寒湿痢,其机理为寒湿客肠,气血凝滞,传导失司,治疗应以温中燥湿,调气和血(B对)为法。从选项上看,四个选项非常相似,均指出散寒、化湿的治法,易导致混淆。然而刘河间云:“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且痢疾以痢下赤白黏冻为特征,已伤及血分,故而调气和血是痢疾的基本治法。纵观四个选项,仅有B选项既有调气,又有和血,最为全面。
一、概念: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于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二、便秘的沿革
1.《黄帝内经》:《内经》认为便秘与脾、肾关系密切。如《灵枢。杂病》“腹满,大便不利-取足少阴;腹满,食不化,腹响响然,不能大便,取足太阴。”
2.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提出便秘当从阴阳分类
3.金元·张元素《医学启源》:金元时期,张元素首倡实秘、虚秘之别
4,明.张景岳《景岳全书》:主张把便秘分为阴结、阳结两类,进一步阐明两者的病机与治则内多
三、病因病理
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
外因:感受外邪
X-便秘的病因病机有
A.肺脾气虚B.阳虚寒凝C.瘀血阻滞D.气机郁滞
(答案见文章最下方)
四、辨证要点与治疗原则
①辨证要点:便秘辨证当分虚实,实者当辨热秘、气秘和冷秘,虚者当辨气虚、血虑、阴虚和阳虚。
②治疗原则:实秘以祛邪为主,给予泻热、温散、通导之法,使邪去便通:虚秘以扶正为先,给予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之法,使正盛便通。
五、分证论治
实秘
热秘
主症:大便千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代表方:麻子仁丸
更衣丸或当归龙荟丸一兼郁怒伤肝,症见易怒目赤等
青麟丸一燥热不甚,或药后大便不爽
大承气汤一热甚,痞满燥实
冷秘
主症: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担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代表方:温脾汤合半硫丸药
大黄附子汤
三物备急丸一心腹绞痛,口噤暴厥,大寒积聚者
气秘
主症: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后不爽,肠鸣矢气,嗳气频作,胁腹痞满胀痛;舌苔薄膩,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代表方:六磨汤
虚秘
气虚秘
主症:大便干或不干,虽有便意,但排出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益气润肠
代表方:黄芪汤
补中益气汤排便困难,腹部坠胀
生脉散一气息低微,懒言多汗少动
大补元煎一肢倦腰酸,二便不利润肠丸
血虚秘
主症:大便干结,面色无华,皮肤干燥,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少寐,口唇色淡;舌淡苔少,脉细
治法:养血润燥
代表方:润肠丸
五仁丸一阴血已复,便仍干燥
阴虚秘
主症:大便干结,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寐,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通便
代表方:增液汤
益胃汤一胃阴不足,口于口渴
六味地黄丸一肾阴不足,腰膝酸软
增液承气汤-阴亏燥结,热盛伤津
阳虚秘
主症: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胱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通便
代表方:济川煎
大黄附子汤
温脾汤
半硫丸老人虚冷便秘可合用
X-治疗气虚便秘宜选
A.济川煎B.黄芪汤C.补中益气汤D.春泽汤
(答案见文章最下方)
:X-ABX-BC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同学没记得及时复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592taotaole.com/rhgsbm/5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