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我国慢性便秘患病率逐年上升。我国便秘患病率为3%-17.6%,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高达%,男女患病率之比最高达1:4.5,而且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加深公众对肠道问题的了解及重视,中国医师协会在年倡议将3月8日设立为“中国便秘日”。
什么是便秘呢?
便秘其实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及排便费力等。上述症状同时存在种以上时,就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便秘通常表现以排便频率减少为主,一般每?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或每周3次)。但是偶尔出现便秘症状也别担心,这并不等同于得了便秘。
便秘的原因
1.与年龄有关
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敏感性下降,使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引起便秘。此外,高年老人常因老年性痴呆或精神抑郁症而失去排便反射,引起便秘。
.不良生活习惯
(1)饮食因素
不少人在生活中的饮食都是过于精细的,对于一些粗粮很少食用。长期食用精细粮的话,会导致身体内的热量过多,并且对于肠胃的蠕动也是比较不利的,很容易会引起便秘的发生。除了过多的吃细粮以外,很多人在生活中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长期食用这类食物的话,也会引起便秘出现。
()排便习惯
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常常忽视正常的便意,致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上厕所看手机、看报纸等,无形中增加了排便时间。
(3)活动减少
部分都市上班族工作中长期坐着,下班了之后又懒于锻炼,这样会导致肠胃的蠕动变慢,时间长了自然就会便秘了,并且也会导致身体越来越肥胖。
3.精神心理因素
患抑郁、焦虑、强迫症等心理障碍者易出现便秘。
4.肠道病变
肠道的病变有炎症性肠病、肿瘤、疝、直肠脱垂等,此类病变导致功能性出口梗阻引起排便障碍。
5.全身性病变
全身性疾病有糖尿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
6.医源性(滥用泻药)
由于长期使用泻剂,尤其是刺激性泻剂,造成肠道黏膜神经的损害,降低肠道肌肉张力,反而导致严重便秘。此外,引起便秘的其他药物还有如鸦片类镇痛药、抗胆碱类药、抗抑郁药、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
便秘的治疗原则
根据便秘轻、中、重程度、病因和类型,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恢复正常排便。
(一)非手术治疗
运动:增加体力活动可部分改善便秘的症状。运动的方式不限,可以散步、慢跑、做体操,因人而异,总之要保证一定量的身体活动。运动前后要注意补充水分。
.饮食:增加更多的水和食物中纤维素的摄入,是最基础治疗。多食含纤维素高、含有机酸的食品、能产气的食品,忌食辛辣温燥、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
3.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在晨起或餐后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4.药物治疗:包括容积性泻剂、微生态制剂、渗透性泻剂、肛门灌注甘油制剂、促动力药及促分泌药、传统医学的中药等。注意长期使用刺激性缓泻剂可造成肠道平滑肌萎缩,使肠道蠕动功能更差,并可能对肠道造成慢性损害,如结肠黑变病。
*推荐级别优先度ABC5
5.生物电反馈治疗
6.心理治疗
7.针灸、按摩推拿治疗。
(二)外科治疗
针对经过非手术治疗后收效不大、经便秘特殊检查显示有明显异常的患者,就得可考虑手术治疗了。
科
室
简
介
肛肠外科成立于年,现有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3人,具有硕士学位1人。科室床开放位10张。业务开展包括:各种肛门大肠疾病的外科治疗,如各种痔疮、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结肠良恶性肿瘤、肛门畸形、肛门外伤及便秘、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等。年门诊量人次,年收治病人近人次,年手术量余人次。申报市级科研课题1项,累计发表论文0余篇,参编著作多部。
专家简介
胡雁,肛肠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肛肠学会委员。擅长肛门大肠疾病的外科治疗,特别是高位复杂性肛瘘、高位肛周脓肿及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便秘、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坐诊时间:星期二、四
版式设计:张天翼
审核:黄瑾
点击下列关键词即可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50秒生死抢救
互联网“发热门诊”在线问诊
足不出户,在线申请,病历邮寄到家!优势技术项目宣传片
微电影《初心》
视频短片《初心无悔追梦前行》医学影像报告手机随时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592taotaole.com/rhgsbm/6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