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11月中旬,在修文县龙场镇阳光砂石厂,满载砂石的运输车辆规范离场。采矿区内,草木藤蔓梯次生长,绿意盎然。不久前,一批新种下的刺槐树将在平米的矿区扎根生长,入眼的绿色重新赋予了大山生机和活力。修文县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矿产开采历史悠久。但多年来,无序开发和监管缺失问题已成为“心头之患”。近年来,修文县扛牢生态保护责任,全力推进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将一座又一座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乃至“金山银山”,在发展中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修文县把全县48家矿山全部列入整治范围,组建县矿山整治专班,按照“总量控制、布局合理、规范开采”原则,因矿制宜对矿山进行“关、停、并、转”,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原则,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截至目前,全县8家矿山完成转型或关闭。聚焦生态修复,抚平“生态创伤”,科学编制35个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方案,13个矿山整改措施图,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方案抓好修复治理,通过覆土绿化、挂网喷播、植生混凝土等方式开展复垦复绿,“一矿一策”集中治理。目前,修文县通过多渠道整合资金,先后投入万元推进问题整改,已完成矿山生态修复约亩,种植树苗约84万株,播撒草种约3.4万公斤,改造排水沟约2.9万米。修文县还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出台矿山准入和相关管理规范,针对现有矿山定期开展执法巡查,对照矿山证照手续、资源开采、生态修复等,建立排查整治台账,分类整治违法问题矿山,对违反“生态红线”、矿山恢复治理不实、违法用地等问题严肃打击。并督促企业安排专人加强浇水保湿、洒水降尘等后续管理养护,确保植物存活率。今年以来,已开展检查余次,整改不规范问题7个,全县矿山专人管护率%。文
何莹莹来源:贵阳生态环境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592taotaole.com/bmdzlbf/11054.html
上一篇文章: 入选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优秀案例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