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近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常顺煤业矿区上空的一架无人机格外引人注目,它来回穿梭,一会盘旋在楼房上方,一会又游离到了楼房的侧面,轻盈的身姿+酷炫的外表,小小的身体却藏着大大的能量。
随着智能化矿井建设的逐步推进,传统的人工地表巡查逐渐趋于落后,主要靠人力依托“双腿双眼”、手持GPS图纸盒尺沿路线行走,用肉眼观测的巡查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视觉死角多,巡查结果受过多人为因素影响,且在危险地段还会危及到巡查人员安全,存在安全隐患,巡查区域也往往存在“巡不到、巡不完、巡不好”的问题。为彻底根除这一弊端,常顺煤业特引进高科技产品,利用无人机的“天眼”对井田范围内井下对应地表进行巡视,度无死角,有效排查地表塌陷、裂隙和积水等问题,科技赋能,为地表巡查插上无人化自动化的“翅膀”,省时省力,全面开启“无人”巡检模式。
启用无人机后,也恰逢进入雨季,无人机此时大显身手,在多次开展的地表巡查工作中功勋卓越。通过摄影、航测、定位、拍照、录像等手段,对常顺煤业工业广场、竖井工业广场、工作面对应地表、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巡查,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为治理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持。尤其是近期雨季的一次巡查,工作人员利用对应软件将无人机拍摄的影像自动生成2D平面图、3D立体图,经过仔细排查,及时发现工作面对应地表存在的5条裂缝隐患,并根据无人机巡查结果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地表裂隙治理,消除了隐患,确保了矿井雨季期间的安全生产。
据工作人员反馈信息得知,无人机操作十分简便,飞行精度高,可长时间悬停、侧飞、盘旋,应急快、反应迅速、操作简单、续航能力强,可利用空中优势在复杂的地形地势下飞行,全方位、高精度巡查地表情况,能很好地弥补人工巡查的不足,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降低安全隐患,保证人员安全。除了有效开展地表隐患搜寻管理等巡检工作之外,无人机还能广泛地用于环境保护、抗洪救灾、应急救援、搜寻搜救、灭火、电力巡线、大气监测、航拍等工作,可多元化助力企业环保、春检等其他工作有效开展。
“自从有了无人机和我一起巡查后,我就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地巡查,更不用担心蛇袭击、泥浆裹脚、寸步难行的问题了,我只需要坐在地上操控好无人机,它自己就可以巡视得很到位了。”巡线人员小王激动地说:“无人机真是我的好帮手。”
负责地表巡查的管理人员表示:“无人机巡查方式方便又快捷,以航拍的方式,可每日在井田区域范围内多次循环飞行,通过各个时间段拍摄的视频和现场照片,查看地表情况,既提高了企业在雨季期间的监测工作效率,也为下一步的防治水工作拓宽了思路,是一项很好的技术创新。”(王晟)
来源:山西科技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592taotaole.com/bmdzlbf/11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