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妈不好当,别说宝宝的一举一动,就连屎尿屁都紧张万分。没生娃之前,谁还不是个小仙女啊,自从有了娃,什么脏啊、恶心啊通通都是浮云,一坨宝宝便便就能治好所有矫情病。
颜色不对,紧张;形状不对;紧张;拉多了,紧张;拉少了,紧张……便便可是宝宝身体健康的晴雨表,“一把屎一把尿”拉扯长大可不是说说就够的~
根据大便是否成型、软的还是硬的、水多还是水少,新手爸妈们开启了新大门:羊便、血便、泡沫便……千奇百怪的分类都是什么鬼?
一看“便”知有门道,小嘉马上教你从8种“便便性状”判断宝宝肠胃健康,前方重口味来袭。
小嘉贴心提示:吃饭中的,请先收藏,闲了继续看。
拉粑粑有泡沫
可能是淀粉吃多啦
这样的粑粑通常是软糊状,伴有泡沫和明显的酸臭味。宝宝食欲和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多是碳水化合物消化不好。
宝宝还太小,胃肠道发育不成熟,肠道内用来消化乳糖的乳糖酶不够多。这时候如果吃了多的乳糖就会消化不了,肠道里的细菌会发酵没消化的乳糖,分解出的气体就是大便里的泡沫。
别担心,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就能恢复正常~
未添加辅食前:出现黄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应适当减少糖量,增加奶量。
已经开始添加辅食:出现棕色泡沫便,是食物中淀粉类过多所致,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可以试试减少或停止这些食物。
粑粑闻起来像臭鸡蛋?
蛋白质有话说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果宝宝的便便让你闻起来很像个臭鸡蛋,则明显是宝宝的蛋白质摄入过量,或对蛋白质消化不良。
食用含蛋白质的食物过多时,这些蛋白质可中和胃里的胃酸,这样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肠腔内细菌的分解代谢,这些宝宝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难闻。
注意配奶浓度是否过高,进食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
如果已经给孩子添加蛋黄、鱼肉等辅食,可以考虑暂时停止添加此类辅食,等宝宝大便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添加。
粑粑油又亮
考虑脂肪摄入超过量
宝宝拉的粑粑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这种情况要考虑是否宝宝的脂肪摄入过多啦!
进食脂肪过多时,在肠腔内会产生过多的脂肪酸刺激肠粘膜,使肠子的蠕动增加,结果产生淡黄色液状和量较多的大便,有时大便发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内滑动。
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儿,需要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稀释奶粉浓度等。
“豆腐渣便"快行动
寻医问诊早应对
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
“豆腐渣粑粑”常见于霉菌引起的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宝宝有上述症状,医院就诊。
“血便”多半不简单
仔细判断早就医
血便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常大便呈红色或黑褐色,或者夹带血丝、血块、血黏膜等。
首先应该看看是否给宝宝服用过铁剂或大量含铁的食物,确定并非动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有些宝宝吃了辣椒、甜菜、西红柿、西瓜后,大便中有红色残渣,看着也像血哦。
如果是鲜红色血便,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多为肛门或肛管疾病,如痔疮、肛裂、肠息肉和直肠肿瘤等引起的出血。
如果血在大便里面混着,提示下消化道出血;大便变稀,含较多黏液或血液,排便时宝宝哭闹不安,要考虑是否是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医院就诊。
血便不容忽视,仔细判断后立即就医更妥当。
粑粑变成“蛋花汤”
也许只是饮食不当
粑粑拉成了“蛋花汤样”,里面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黏液——这种通常因饮食不当,或由肠道外感染所致。严重的水样便,还应警惕秋季腹泻的可能。
如为母乳喂养:宝宝精神、身体状况正常,初期可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一般吃母乳的宝宝容易稀便,次数较普通奶粉多,可通过改善母亲饮食缓解,多能自然恢复正常。
如为混合或人工喂养: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可稀释奶粉浓度,还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
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则应请医生诊治。
秋季腹泻预防小贴士1—2岁的宝宝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消化器官却未完全发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较少。因此,消化能力较弱,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差,所以,饮食稍有改变,就容易引起腹泻。
如对添加的乳食品不适应、短时间添加的种类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断奶;或是饮食不当,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等.
宝宝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都较低,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泻。如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需要早预防哦!
提倡母乳喂养宝宝出生后应提倡母乳喂养,以使宝宝能得到大量的免疫抗体,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尤其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夏秋季最为重要,尽量避免夏季断奶。
合理喂养做到饮食定时定量,遵循辅食添加原则:1、从少量到适量原则;2、从一种到多种原则;3、由稀到干、由细到粗原则;4、口味偏淡原则;5、身体健康时添加原则。
饮食卫生平时应重视饮食卫生,最好每天上午喂奶前将全部餐具彻底煮沸消毒一次,分次使用,以防病从口入。
增强体质要加强小儿体质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及早治疗小儿的营养不良、佝偻病等一些易致慢性腹泻的疾病。不要长期使用抗生素,以避免肠道菌群紊乱。
避免接触传染一旦发现周围邻居或托儿所内孩子患了秋季腹泻,应注意隔离,以防传染而得病。
“羊便”干硬有颗粒
宝宝是否便秘了?
宝宝大便干燥呈颗粒状,拉不出来好痛苦……
一般来说,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发生便秘。我们不以几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几次来断定孩子是否便秘,一个最重要指标是—宝宝大便是否硬结,就是俗称的羊便。是,就是便秘。多为以下原因导致:
长期饮食不足:小儿食量太少时,经过消化后,肠道中的余渣少,大便减少;较长时间的饮食不足,致营养不良使腹肌、肠肌瘦弱,张力不足、蠕动无力,导致顽固性便秘。
食物成分不适宜:如蛋白质含量过多而糖类不足,使肠发酵相对减少影响发酵,使大便呈碱性,干燥导致便秘。
肠功能失常:由于生活和排便不规律,排便反射形成减弱或不形成;肠肌松弛而便秘。
遗传与生理缺陷:某些患儿生后即便秘。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有关。
精神因素:突然的精神刺激,生活环境的改变等可导致短时便秘。
便秘处理小贴士保证足够的水摄入量多喂水、果蔬汁、汤等,出汗多时增加量。
较大婴儿可以改变食物结构较可多选吃含纤维素多且产气多的食物如,红薯、土豆泥促进肠蠕动;
选用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蔬菜等;可在食物中添加植物油,有利于润肠;
加大含水量多的食物摄入如海带等,保证大便的容积。
喂哺断奶的小儿应注意蛋白质与糖类的搭配。营养不良者需加强营养。
适当运动,增进食欲增加食量,保证食物的摄入量,以便形成容积性排便。
饮食、睡眠、二便有规律吃饭、睡觉规律进行,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加强排便反射形成,饮食、睡眠、排便之间互为因果,避免顾此失彼。
给婴幼儿按摩小腹喂奶后一小后,四指并拢在宝宝肚脐上顺时针按摩3圈,再逆时针按摩3圈(小宝宝需防肠套叠务必转回来)反复多次。
适量添加糖或蜂蜜便秘期间,若喝牛奶量多且大便干硬,可在牛奶中加入5%的糖或另外喝蜂蜜水(1岁以内宝宝不宜食用蜂蜜),有利于软化大便;同时减少牛奶的摄入量,增加辅食的量和品种。
今天的课程都学会了吗?
留下你的疑问,带走你的笔记,
我们下节课见啦!
想了解以下知识,点击前往:
奶粉存放
冲奶姿势
喂奶知识
宝宝夏季饮食
从便便颜色看宝宝健康
更多育儿知识请继续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瀹舵渶鏉冨▉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鍝姣旇緝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592taotaole.com/bmdzlbf/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