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一种很常见的临床症状,男女老少,概莫能外。在慢性便秘患者中,多数是功能性便秘,只需调整生活方式或者药物治疗。慢性功能便秘的一般标准是:大便频率大于3天1次,或大便频率为2-3天1次伴大便为硬块或球形,连续持续3个月以上。
便秘的一般处理:
一、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多饮水、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这是所有便秘患者都应采用的基本措施!
1、膳食:增加纤维素和水份的摄入,多吃蔬菜(如魔芋、竹笋、木耳、青菜、菇类等)水果(苹果、梨、大枣、香蕉),有人认为空腹吃水果改善便秘效果可能更好(香蕉除外!);每日饮水最少毫升(成人),多饮水很重要很重要!
2、适度运动:尤其对于久病卧床、运动少的老年患者有益。
3、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这个很重要!
建议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此时便意最好、结肠活动最为活跃;排便时集中注意力,不要看手机、报纸!专注才能做好事情,包括便便!切记切记!
二、药物治疗
1、通便药:容积性泻药:麦麸等;
渗透性泻药:乳果糖口服液(推荐)、聚乙二醇(推荐)、硫酸镁
刺激性泻药:比沙可定、酚酞、蒽醌类(不推荐)
2、促动力药:对慢传输型便秘效果好,如普芦卡必利、莫沙必利
3、促分泌药:适合饮食调整和渗透性泻药效果欠佳者,如鲁比前列酮、利那洛肽。
4、益生菌:治疗效果存在一定争议,仅适合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便秘者。但由于其毒副作用少,成本不高,建议便秘患者可选择试用,如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如有效,可长期服用,若无效则停用。酸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对部分便秘患者有效,建议饭后喝酸奶,长期喝一种品牌的酸奶可能更起效,对于酸奶的保存注意冷藏,喝之前可以稍微室温放一下,加热避免超过体温。
三、关于一些特殊人群的便秘问题
1、儿童
正常的排便习惯:1周内新生儿约4次/天,2岁内幼儿2次/天,4岁以上儿童约3次/天--3次/周。有研究认为心理因素是儿童便秘的重要发病因素,包括不恰当的排便习惯、兄弟姐妹的不良排便习惯影响、上学的冲突、父母因素、厕所恐惧、阴郁或焦虑。所以对于儿童的便秘问题,要注意排除以上心理因素,必要时咨询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若经过上述的一般处理(饮食调理和排便训练)和药物(首选益生菌、酸奶、乳果糖)处理,儿童便秘无好转,医院就诊,排除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
2、老年人
老年人的便秘发生率较高,约11.3%,其中北方高于南方,女性高于男性。上述各种措施均可用于老年人,尤其强调老人要适度运动,对行动不便患者则需经常进行腹部和下肢的按摩。对于小于80岁的老年人,若便秘伴有腹痛、腹胀或便血,建议行肠镜检查或者粪便基因检测,排除肠道肿瘤可能。
3、孕妇
便秘是孕妇常见的烦恼,孕妇便秘不仅对孕妇的身心造成影响,对胎儿的健康也有不良影响。对于孕妇便秘的治疗,应首先从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开始,药物治疗上可使用益生菌、乳果糖、麦麸等较为缓和的通便药,亦可饭后饮用固定牌子的酸奶。禁用其它刺激性泻药和促动力药。
总结,便秘的治疗,首先应从调整生活方式开始,必要时选用药物治疗,只有极少数的极为严重的顽固性便秘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592taotaole.com/bmdzlf/7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