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年来,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以《乌海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为抓手,通过对矿区、城区、工业园区实施多项治理整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提升。
天蓝、地绿、水清的海勃湾(刘岚摄)
矿区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日前,记者来到海勃湾区原旧洞沟矿区无主排渣场,看到原本无主渣堆呈阶梯状均匀分布,每级台阶都已披上绿装,绿化工人正在陡峭山坡上检查滴管设备。这个无主排渣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大型渣堆,里面含有大量煤矸石,极易自燃。
“在复垦绿化14万平方米后,我们还将继续开展覆土绿化等后续修复工作。”乌海市恒创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平介绍,年,公司通过红外测温三维立体成像技术,确定渣堆内部火区分布情况、燃烧深度和范围等数据,开展有针对性的挖剥分离,经过冷却、降温后再进行异地填埋,现在着火点已经全部熄灭。
为加大矿区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海勃湾区督促矿山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谁污染谁治理”“先治理后生产”原则,做到规范有序开采,对采掘场、排土场形成的台阶进行洒水降尘,对预爆区洒水预湿,对露天开采项目进行错峰爆破、推广电子雷管等先进抑尘爆破技术。
海勃湾区严禁辖区内露天煤矿企业在夜间8时至次日凌晨6时生产。对照自治区新标准,要求已建成绿色矿山的企业加快提标整改,对未建成绿色矿山的企业制定创建排序计划,加快创建步伐,目前已建成自治区级绿色矿山5个。完成海勃湾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供水工程,建成2座供水泵站、6处取水口,实现矿山绿化美化供水要求。加大矿区环境污染视频监控,矿区63家企业已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对采场、排渣场、煤矸石堆场、储煤场等部位污染防治情况进行视频监督。
矿区排土场固化覆绿(刘岚摄)
共享城区绿色福利
海勃湾区坚守生态底线,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建设。空气好了、环境美了、绿地多了……成为越来越多城区居民的切身感受。
“十三五”期间,海勃湾区从“色彩园林、人文园林、节约园林、生态园林”四个方面提升城区绿化景观,累计投入4亿元实施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亩,建成了横贯东西的城中水系和纵贯南北的葡萄公园,形成联结6个公园的绿色廊道,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22.5平方米和46%,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83.1%,创历史最好水平。
为了守护好市民的一片蓝天,海勃湾区以城区节点为核心,完善绿地内基础设施功能建设,利用现有条件,充分发挥育苗基地优势,降低绿化成本,实现园林节约。
与此同时,海勃湾区还组织实施《乌海市高污染燃料禁烧区划定方案》,区域范围内全面禁止烟煤散烧。推动燃煤住户清洁供暖改造,制定了辖区燃煤住户清洁供暖改造三年计划,今年计划完成金裕社区燃煤住户集中供暖改造。海勃湾城区道路面积万平方米,街路42条,已实现机械化清扫作业面积约万平方米,机械清扫率达到85%以上。加大道路洒水降尘频次,每日安排7辆机扫车、9辆洒水车进行清扫洒水,安排雾炮车实现了部分重点路段的昼间全覆盖。监管建筑工程项目40个,施工现场执行“六个百分百”要求,并作为项目开复工先决条件。此外,海勃湾区还严格落实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加大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
绿色工业园助推高质量发展
工业是经济升级的主战场,工业园区是助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走进海勃湾工业园,一条条宽阔整洁的园区道路纵横交错,道路两旁绿荫成行,一座座标准化的现代厂房鳞次栉比。“十三五”时期,海勃湾工业园相继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绿色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干净整洁的煤焦化工厂(刘岚摄)
海勃湾区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严把准入关,坚决遏制盲目扩张,同时加快推动延链补链项目建设,赛思普年产30万吨熔融铸铁项目顺利试产,宝杰负极材料、宝武针状焦项目有序推进。巩固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成果,在实现焦化、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同时,突出抓好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完成火电、焦化、钢铁、建材、洗煤及热力生产等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改造,对物料储存、装卸、破碎、运输、转移和工艺过程等无组织排放实施深度治理,目前共建设封闭料仓等抑尘设施99座。
在“治气”方面,海勃湾区深入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泄漏检测修复工作。在“治车”方面,对工业园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开展调查摸底,并鼓励企业对相关机械继续开展排放检测,努力减少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在“治路”方面,已修复园区创业大道、金沙湾路、千里山酒厂、管委会办公楼路口等4条主道路,路面修补面积共计.6平方米。在“治水”方面,完善园区配套管网建设,现已完成海勃湾工业园2万吨污水处理厂改造与污水加压泵站建设,提高园区企业污水应收尽收能力。
水上新城,沙漠绿洲(刘岚摄)
随着工业园的环境持续改善,园区综合竞争力、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一个个绿色、环保的项目接续落地,为乌海市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治矿”“治企”“治气”“治水”“治场”“治车”“治路”等手段齐抓共管,海勃湾区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升。“十四五”时期,海勃湾区将始终把“着力抓好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工作遵循,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高水平保护,用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有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记者宫立灵通讯员赵永刚邓文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592taotaole.com/bmrhzl/10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