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的植物品种的选择
在矿山废弃地植被重建的初始阶段,植物种类的选择至关重要。由于废弃地极端的立地条件,一般选择生长迅速、根系和冠幅的扩展较快、适应能力强,耐瘠薄、干旱、盐碱及抗风寒、病虫害;并且发芽力强、容易成活,种苗来源范围广、繁殖容易、种植期长的植物品种。优先选择具有改良土壤能力的固氮植物。
选择原则
根据矿区废弃地的立地条件特征以及植被恢复的经验,植物品种选择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适地适树原则
主要是指选择的植物品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废弃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是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通过立地类型划分和对植物特性的掌握,因地制宜,科学选择适宜于立地条件的植物品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通过对立地条件进行人工改良,扩大植物品种选择的范围。
2乡土植物优先原则
植被重建应该首先考虑的是适生的乡土物种。乡土植物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在当地天然分布,能够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植物种。
乡土植物对当地的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生长稳定,能与周围的自然景物融合为一体,形成稳定的群落,并保持群落自然演替的顺利进行。在废弃地上引入乡土植物时要注意局部的小气候条件变化,只有施工地的环境与这些植物生长地的环境差别不大时才可以使用。那些在废弃地上自然定居的植物,能适应废弃地上的极端条件,应该作为优先考虑的植物。
3抗逆性原则
由于矿山废弃地立地条件的极端恶劣,一般要求植物品种具有一定的抗旱性、抗寒性、耐瘠薄、耐高温等特性,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废弃地还需要有极端忍受力。自然生长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的植物能够在它们的地上部分富集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如Ni、Zn、Cu、Co和Pb等,称之为超富集植物。它们不但对重金属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而且在体内所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是通常植物的几十乃至上百倍,在矿区废弃地的植被恢复实践中要重视超富集植物的使用。
4先锋性原则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中需要尽快实现植被覆盖并发挥固土作用,所以在初期需要选择生长迅速的先锋植物。矿山废弃地的自然植被恢复就是由先锋植物种类入侵、定居、群聚、竞争的过程,先锋植物种类凭其种群优势影响后入侵者的定居与生长发育,它往往决定裸地最初形成的群落类型。一般来说,先锋植物抗逆性强,喜阳,易于生长,其中固氮植物还能不断改善土地质地。
本文选自《矿山生态植被恢复技术》,由北京圣海林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方莹、孙保平主持编著。
转载请注明:http://www.592taotaole.com/bmzlf/10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