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明确8项主要任务、6项重大工程。明确到“十四五”末,矿山安全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完备、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更加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更加科学、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更加完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基础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监管监察效能显著提升,矿山安全综合治理效能取得重大进展,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规划》内容多处围绕“信息化、智能化”展开,从历时成果挑战至共时发展需求,强调科技创新在矿山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意义,以及科技强安的核心发展理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拓展,矿山采掘生产、灾害防治等大量先进技术装备得到广泛应用,安全风险管控技术和措施不断完善,伴随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矿山深度融合,智能装备、机器人广泛应用,矿山智能化建设步伐加快,少人或无人开采逐步成为现实,科技创新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新动力。
“十三五”安全信息化建设取得进展
《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安全信息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建成煤矿安全风险监测“一张网”
率先建成煤矿安全风险监测“一张网”,全国处煤矿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测、工业视频“三大系统”实现数据联网,成为国家首批“互联网+监管”系统重点示范应用项目。
实现联网和在线监测
全国三等以上尾矿库均实现联网和在线监测。
智能化功能上线试运行
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系统不断升级完善,实现了监察执法业务、使用人员和数据汇聚全覆盖,同案推送等智能化功能上线试运行,建成煤矿安全监管执法系统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科技强安”作为基本原则
《规划》提出,坚持科技强安的基本原则。加强安全科技攻关,全面提升科技装备水平,推进矿山地质透明化、灾害预警精准化、开采智能化、监管监察信息化、救灾探查无人化,不断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
矿山信息化、智能化主要任务
01建立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
推动建立矿山智能化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推动出台与煤共(伴)生金属非金属矿山、型材矿山开采等矿山安全地方标准。
02加强矿山自动化智能化建设
实施矿山智能化发展行动计划
实施矿山智能化发展行动计划,协同推进矿山自动化、智能化建设相关政策配套,分级分类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
建设智能化示范工程
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的智能化示范工程,总结提炼可复制的智能化建设模式,发挥智能化示范矿山引领作用。
逐步推动智能化转型、智能化过渡
推动新建、改扩建矿井及大型煤矿、灾害严重煤矿实现智能化开采。小煤矿深化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专项行动,逐步向智能化过渡。
深入推进非煤矿山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深入推进非煤矿山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研究出台加强中小型非煤地下矿山机械化建设指导意见,逐步推进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
03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加大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推进矿山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重大灾害治理技术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瓦斯防治、水害防治、冲击地压治理、采空区治理、边坡防治、防灭火、智能感知、粉尘防治、爆破振动控制、尾矿库溃坝灾害治理、采空区废石或尾砂高浓度充填、模袋法尾矿筑坝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遴选先进技术逐步纳入科技攻关和重点推广目录
遴选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煤田火灾精确探测与低成本治理技术、煤矿突出危险区域动态预测与可视化技术、急倾斜“三软”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中东部老矿区深部承压开采矿井水灾区域防治技术、低成本高效充填开采技术、深部储能岩体爆破诱导开采技术等先进技术逐步纳入科技攻关和重点推广目录。
推广应用智能化成熟装备
推广应用智能化成熟技术装备,重点推进采掘智能化、辅助系统无人化、井下固定岗位无人值守或远程监控、巡检机器人的应用.推进机器人替代重点岗位、危险作业人员。
04增强矿山装备安全保障能力
适时更新先进适用技术及装备
适时更新先进适用技术及装备推广、落后设备及工艺淘汰目录,不断提高矿山装备水平,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迭代升级。推进非煤矿山凿、铲、运等工艺装备高端化、控制智能化。
强化矿山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强化矿山装备制造、使用、维护、检测、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设备安全可靠程度,消除因设备故障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规范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
规范矿山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逐步实现上下贯通、全国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一张网”,消除信息孤岛。
05强化监管监察信息化建设
实现对全国矿山企业的各类风险隐患实时感知、远程巡查以及在线监测
依托应急云和地方政务云,建成覆盖国家矿山安全监察系统以及省级矿山安全监管部门的矿山安全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构建覆盖全国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感知网络,充分应用航天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手段,探索大地极化激元层析成像等技术对地下矿山安全管理应用,实现对全国矿山企业的各类风险隐患实时感知、远程巡查以及在线监测。
实现对全国矿山企业的灾害风险、隐患治理、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动态监管监察
实时采集矿山安全监控、人员位置、视频监控、冲击地压、水文地质、重要设备和爆破振动监测、露天矿山边坡监测、尾矿库监测等系统数据,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数据耦合分析,应用智能视觉分析、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全国矿山企业的灾害风险、隐患治理、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动态监管监察。
深入5大业务域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辅助决策
以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为纲,深入推进监管监察、监测预警、政务管理、指挥救援、决策支持等5大业务域建设,形成“一张网、一张图、一张表、一盘棋”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信息化体系,为监管监察和应急救援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持、智能辅助决策。
推动远程化、可视化、智能化及”互联网+监管“模式转变
推动矿山安全监管监察向远程化、可视化、智能化以及“互联网+监管”模式转变,实现全天候、全动态、远程“透明”监管监察,有力提升矿山安全监管监察工作效率和执法效能。
06加强矿山安全技术装备攻关
加强矿山智能化关键技术研发
重点突破:精准地质探测、矿岩识别、透明地质、设备精准定位、复杂条件智能综采和快速掘进、辅助运输环节无人驾驶、固定场所少人化或无人化值守等制约矿山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和装备,提升智能装备的成套化和国产化水平。重点研发推广:安全防控、侦察巡检、应急救援等矿山机器人。鼓励研究:保护凿岩人员的轻便型液压支架等作业现场人员安全防护类技术和产品。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592taotaole.com/bmzlf/1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