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对付自己的便秘问题,首先要分辨自己的便秘类型,才能够对症下药。便秘可大致分为器质型及功能型便秘两种。
器质型便秘大约只占一成,指的是因为肠道本身的疾病所导致的便秘,可能是因为大肠癌、大肠息肉,使肠管狭窄,而导致便秘。女性可能是子宫筋肿等压迫到肠道,引起便秘,另外,肠重叠、肠闭塞,因为手术引起肠粘连等,也当然会便秘。器质型便秘,急性的就会伴随激烈腹痛、发烧、呕吐等;慢性的特征则是开始严重便秘,或本来就有便秘却越来越严重,有时甚至便便带血,或者呈黑、白、黑灰、红、绿等不正常的颜色,都可能是器质型便秘,都必须要看医生。
九成的便秘是属于功能型便秘,意思是肠道本身没有实质性病变,却由于饮食不规律、精神过度紧张、经常忽略便意或依赖药物,使得大肠机能下降,而导致便秘,又可以分成三型。
弛缓型便秘
又称为结肠型便秘,大肠全体蠕动运动变弱,不容易推动便便。这型的便秘会感到腹部发胀,便便排不干净(残便感)、食欲降低,甚至会有肩头僵硬、头疼、手脚发冷、疲倦等症状。最常见于高龄者、体质虚弱、经常节食减重、体力不足的人,因为劲力不足,使得胃肠下垂的人,或者是生产使腹筋弛缓的女性。
改善弛缓型便秘的关键词是“运动”,多做肠道运动、多走路、多喝水、多吃乳酸菌以及多摄取不溶性纤维,如车前子纤维等,以刺激肠道蠕动。
直肠型便秘
因为直肠-结肠反射减弱,便便已经达到直肠了,直肠却不会下指令给结肠,加速推动便便,也不会告诉大脑,引起便意,于是便便堆积在直肠中,就是送不出去,水分一直被吸收,越来越硬,必须拼命用力,才能够排便。为什么直肠-结肠反射会变弱?简单说就是经常“忽视便意”的后果,该去不去,便意远你而去。另外,经常服用便秘药、经常灌肠,也会使直肠神经迟钝。这型便秘的症状是肚子涨,却没有便意,而且便便很硬,不容易排出。
改善直肠型便秘的关键词是“规律”,要尊重便意,有便意就要去上厕所,排定固定的便便时间,没有便意也要去坐坐马桶,多喝水、多摄取乳酸菌及纤维。
痉挛型便秘
肠的蠕动由自律神经所控制,当心理压力过大、自律神经错乱、肠局部蠕动太强,就像痉挛一样,使便便无法顺利运送,导致便秘。可是有时候又会无法充分吸收水分,反而引起下痢,这种症状又叫做“过敏型肠症候群”。痉挛型便秘的特征是用餐后,腹部疼痛。和一般的便秘不同的是,排便并不困难,但便便却像兔子便一样,一颗一颗的相当硬,有的人更是下痢与便秘交互产生,有的人则转变成慢性下痢。
改善痉挛型便秘的关键词是“纾解压力”,要懂得放松自己,调整生活步调,多做腹式呼吸、多运动、多休息、多喝水、多摄取乳酸菌,以及多吃水溶性纤维,少吃不溶性纤维,以免更加刺激肠道。
到底要如何分辨自己的便秘类型?在下一页我针对四种便秘类型,各举出六项症状,勾选越多项,表示你属于该类型便秘的可能性越高,记住你的便秘很可能不知属于一种类型,例如说你可能同时是弛缓型及直肠型,或者肠道发生病变,转变成器质型便秘。另外还有一种是非题式的便秘自我检测法。由这两种自我检测法,你应该对自己的便秘类型、便秘成因有相当的了解了,我也一再强调,其实便秘成因相当复杂,我只是将它简化了。
我为什么要将便秘简化,为什么你最好要将自己的便秘归类,为的就是让目标及对策清楚一些,首先问自己:“我是不是器质型便秘?”如果是,医院,“我好像是属于弛缓型便秘”,没有把握,没关系,目标就先设定在处理自己的弛缓型便秘吧!由规律运动、锻炼腹筋开始,当然乳酸菌、高级食物大量摄取也是基本功夫。
其实大多数的便秘都属于功能型便秘,其中,又有很大部分是混合型的,例如:弛缓型+直肠型,痉挛型+直肠型。会不会同时有弛缓型及痉挛型呢?不会吧!这两种便秘是完全相反的,我跟你说,就是有人会横结肠下垂无力,但是又经常紧张起来,降结肠三不五时痉挛个一阵子,长期下来,直肠也变迟缓了,就变成名副其实的弛缓型加直肠型加痉挛型,好不热闹!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592taotaole.com/rhgsbm/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