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于妮娜,医学硕士,执业中医师、执业中药师。高级小儿推拿师,高级小儿营养师,毕业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从事中医儿科专业,具有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诊疗,将小儿推拿、小儿脐疗、脐灸、耳穴压豆、小儿透药、小儿电磁、穴位埋线、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经络艾灸、中药熏浴及拔火罐等中医非药物疗法关键技术与小儿肺病(肺炎喘嗽、过敏性哮喘)、脾胃病(消化不良、泄泻、便秘、厌食症、单纯性肥胖、呕吐)、肾脏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尿路感染)有机结合,辨证施治,见解独到,疗效显著。参编著作2部,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与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3项。
发热 剑指直推天河水穴。
风热型 推清肺2分钟,推清大肠2分钟,推天河水2分钟,捏大椎1分钟,掐合谷1分钟。
伤食型呕吐 推清胃5分钟,揉板门2分钟,推清大肠3分钟,逆运八卦3分钟。
湿热型泄泻 推清大肠5分钟,推清小肠3分钟,推补脾2分钟,推上承山1
分钟,推上七节骨1分钟,揉长强2分钟。
咳嗽 止咳点揉天突穴;化痰按揉膻中穴;温肺搓前胸后背。
流鼻涕 按揉迎香穴。
治疗腹泻的手法,可以用补大肠;治疗便秘,则反过来,从指根到指尖,直推大肠穴。
保健 摩腹捏脊旋推手指。
睡眠 掐揉小天心摩囟门穴 小天心和头顶上的囟门穴是小儿推拿中助眠的两个重要穴位。
链接 穴位及手法
手法
推法:用手推动在一条直线上。一般补法为向心性推,清法为离心性推。
揉法:以拇、食指指端或鱼际、掌根按住一个穴位,作左右旋转,为揉法。一般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清。
掐法:以指甲压刺某一穴位,为掐法。
穴位
肺:在无名指掌面,从指根到指端,呈线性穴位。
大肠:食指桡侧赤白肉际处,从指根到指端,呈线性穴位。
天河水:在前臂正中从手腕到肘腕,呈直线性穴位。此穴位只向心性推。
肾:小指掌面,从指根到指端,呈线性穴位。此穴位离心性推为补。
二马穴:第四、五掌骨节之间的凹陷处,点形穴位。此穴位只可顺时针揉。
六腑:前臂尺侧,从肘腕到手腕,呈线性穴位。
胃:拇指根至手腕的赤白肉际处,呈线性穴位。
板门:大鱼际隆起最高处,呈点形穴位。向腕横纹处推为止吐。
八卦:掌心一圈,环形,顺时针为顺运,逆时针为逆运。
小肠:小指尺侧赤白肉际处,从指根到指端,呈线性穴位。
脾: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从指根到指端,呈线性穴位。
七节骨:尾骨端至第4腰椎,直线形穴位。推上即由下向上推。
承山:在小腿后人字形的凹陷处,呈点形穴位。推上即由下向上推。
长强:尾椎尖端与肛门之间,呈点形穴位。顺时针揉可升阳止泻。
于妮娜医生联系方式 ,欢迎奶妈奶爸们咨询。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592taotaole.com/rhzbm/1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