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便药琳琅满目,如何合理使用是个大学问。会用,它就是药,可以缓解便秘。不会用,它就是毒药,会损害肠道,加重便秘。合理使用的前提是要知己知彼,“己”就是要了解药物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彼”就是便秘的类型和轻重。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在生活饮食起居中,经常会遇到发生便秘的现象。但便秘的发病率却逐年升高,在一般人当中是20%,老年人占到了4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约50%的人曾有过便秘。便秘又可以作为一种诱发因素而促进其他疾病的发生,尤其是老年患者,便秘甚至能够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应积极对便秘进行调理。《黄帝内经》指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指的是大肠主管接受食物残渣,将其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故大肠与便秘的发生密切相关。如过度饮酒、过食辛辣燥热食物,或食物过于精细、食量过小、饮水过少等,导致胃肠积热,耗伤津液。或忧愁思虑,或久坐少动,气机郁滞,影响大肠传导;若抑郁日久,气滞化火,亦可损伤肠道津液;或用脑过度、长期熬夜,耗损阴血等,或年老体衰等,均可导致肠道失于濡润,肠道干涩,粪质干燥,排出困难。故津枯、阴血不足、气滞是产生便秘的主要原因。痤疮的产生主要与素体内热偏盛、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有关。《医宗金鉴》指出痤疮:“由肺经血热而成”,可见痤疮与肺关系密切,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大肠传导正常,糟粕下行,亦有利于肺气的肃降。若大肠传导不畅,气机阻滞,亦影响肺的宣发肃降。肺气上不得宣,腑气下不得通畅,久之易发痤疮。临床常见面部肌肤粗糙,易起痤疮者,多见大便不畅,数日一行,或饮水少而大便干结者,若用润燥通便之法,使大肠内毒素有效排泄,则邪热有出路,面部痤疮自消。因此对于肠燥津亏、阴血不足的便秘及热毒蕴结的痤疮,可采用润肠通便,养血滋阴、解毒消痤的调理方法。方中火麻仁、郁李仁、苦杏仁君药。火麻仁,甘,平,归脾、胃、大肠经。《药品化义》载其“能润肠,体润能去燥,专利大肠气结便秘”。本品质润多脂,主要功效为润肠通便,且又兼有滋养补虚作用,是治疗肠燥便秘的要药。郁李仁,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用药法象》载其“专治大肠气滞,燥湿润不通。”本品质润多脂,润肠通便作用类似火麻仁而较强,且润中兼可行大肠之气滞。常与火麻仁、杏仁等润肠药同用,用于肠燥便秘。苦杏仁,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本草便读》载其“能润大肠,故大肠气秘者可用之。”本品质润多脂,味苦又能降气,为润肠通便的常用之品。三者均为质润多脂之品,善能润肠通便,针对肠燥津亏便秘,或伴有便秘的痤疮而设,共为君药。桑椹、黑芝麻、阿胶为臣药。桑椹,甘、酸,寒,归心、肝、肾经。《随息居饮食谱》载其“滋肝肾,充血液”。本品甘寒,善能滋补阴血,又能生津润肠通便,常用治阴亏津枯,肠燥便秘。黑芝麻,甘,平,归肝、肾、大肠经。《本草备要》载其“补肝肾、润五脏,滑肠。”本品功善补肝肾、益精血,又富含油脂,擅长润肠通便,适用于精亏血虚之肠燥便秘。阿胶,甘、平,归肺、肝、肾经。《医林纂要》载其“补心和血,散热滋阴”,《本草求真》载其“专如肝经养血……又胶润而不燥”。本品为补血要药,并能滋阴润燥,以滑润大肠。三者合用,滋养阴血,润肠燥以通便,辅助增强君药通便功效,共为臣药。马齿苋、枳实、陈皮、甘草为佐使药。马齿苋,酸,寒,归肝、大肠经。《滇南本草》载其“疗疮红肿疼痛”,《本草从新》载其“散血消肿”。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痤之功。用治血热毒盛,痈肿疮疡,丹毒肿痛,可单用本品煎汤内服或外洗。此外,有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马齿苋脱蛋白多糖具有良好改善小肠推进和排便功能的作用。枳实,苦、辛、酸,微寒,归脾、胃、大肠经。《别录》载其“破结实,消胀满”,《本草再新》载其“破气,化痰,消食宽肠”。本品辛行苦降,善破气导滞,又使胃肠气机通降下行以助泻下通便。陈皮,辛、苦,温,归脾、肺经。《别录》载其“下气”,《本草纲目》载其疗“大肠闭塞”。本品辛香而行,善疏理气机,行气消胀止痛。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味甘能缓能调,为使药。诸药合用,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滋养阴血,增水行舟,并能解毒消痤,上下同调。
①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②投稿信箱:njtrtotc
.
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592taotaole.com/rhzbm/4529.html
上一篇文章: 产后便秘如何调理三个简单食疗方来缓解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