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张镁硒教授
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首批山西名医。主要从事消化、感染专业。擅长治疗各类儿童消化系疾病和感染(传染)疾病。曾先后担任医学会山西儿科分会、消化分会副主委、常委;医师协会山西儿科分会副会长、围产医学会理事;女医生协会山西儿科主委;预防医学会儿科消化营养组成员;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山西医药杂志编委等。
小儿便秘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大致占儿科病人的2-5%,消化专科病人的20%,发病比较高,尤其在北方的城市,便秘具有季节性,气候干燥的冬天、春天发病较高,夏季、秋季发病略低。
小儿便秘的诊断:在两个月内,每周的排便少于3次。或者近3个月符合以下两种情况:25%的情况感觉排便费力,25%排出大便后感觉排不净,大便呈块状、硬结状的。就诊患者会主诉粪便质地。便质成块状或者羊粪蛋一样,便质很硬;或者成条状便,但是大便也是由一块一块粪块组成的。一般小儿便秘都是功能性的。特别小的孩子便秘要注意与器质性疾病鉴别,如巨结肠、结肠狭窄、直肠狭窄等,属于结肠发育的异常,使粪便在肠道中停留过久造成便质坚硬。这些疾病不属于功能性便秘的范畴。
如何诊断便秘,通常有三个检查方法:比较小的孩子可以做一些检查:首选钡灌肠造影,从肛门把钡剂灌进去,观察结肠、直肠排出造影剂的情况,如果是先天性巨结肠或者某个部位肠管狭窄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如果不是典型的巨结肠,是同源病,有可能看不清楚肠管是否狭窄,我们需要做另一个检查,就是直肠测压。通过直肠测压看到肠道所有神经对排便的感觉情况和产生的压力,来测定是否有神经发育的异常。对于年长的孩子,可以做肠传输实验:口服钡条后,3天后在X光下观看钡条在肠道分布的情况,看看钡条是分布在肠的各个部位还是集中在肠的出口位置,这样分辨是肠输送型的(肠蠕动太慢、肠传输慢)便秘还是肠出口梗阻型的便秘,也就是肠道排便的功能和动作不协调造成的。这是做便秘诊断的一些手段。如果没有发现异常,就是功能性的便秘;如果传输实验是梗阻型的,也是功能性便秘范畴。
功能性便秘,是儿童常见的便秘,也是临床主要针对治疗的便秘。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592taotaole.com/bmdzlf/3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