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是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参考信息来源,请知悉。
每当有大型体育赛事时,开幕式便成为了焦点,无数国人都翘首以盼,等待中国队入场。
这不仅能激发民族自豪感,还能让我们看到中国独有的设计美学。尤其是五星红旗飘扬的那一刻,其余国旗似乎黯然失色。
其实,我国设计的任何标志性徽章,都能在某个领域引领潮流,就像比国徽设计还要早的中国铁路路徽,至今都是无法超越的经典,它又是在什么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呢?
铁路是怎么出现的?铁路的诞生还要追溯到16世纪,虽然没有迎来工业大爆发,但是英国已经有了雄厚的工业基础,矿产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一时间,采矿业在英国迅速崛起,运输沉重的矿产资源,成为了一件难题。
当时,路面还是以泥土为主,又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只能采用马车来运输。遇到下雨天,或者频繁踩踏,就会出现泥泞路面,运输能力大幅度下降,马车经常受到损坏,成本直线上升。
于是,运输矿产的路面,全部铺上了更加坚硬的石头,改善泥泞路面的同时,马车运输效率得到了提升。这样的做法有一定效果,付出的成本并没有降低,大面积采用石头路面,还是要付出很多人力物力。
英国人对路面进行进一步简化,只有从矿区到码头的道路进行修改,制作出一条特殊通道,并且根据马车的大小,在轮子压过的地方采用木头进行二次加固,形成木质轨道,这也是铁路的雏形。
利用这种方式,降低了成本,还能有效改善混乱的交通,运输能力也有了提高。不过,新的问题再次出现。木头的承重能力毕竟有限,耐磨损效果也不是很理想,需要频繁更换,才能保证轨道正常使用,依然有诸多麻烦。
矿主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在木头轨道上面利用铁皮进行加固,这也是铁轨的由来,未来铁道的发展,都是在此基础进行修改。
18世纪,人类迎来了重要变革——“工业革命”的出现,诞生了无数跨时代的产物,其中的代表就是蒸汽机,人类也进入到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出现,让人类的生产水平前进了一大步,英国的采矿、钢铁、机械产业纷纷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运输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依靠原有的马车,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需求。
于是,蒸汽火车横空出世,人类从此进入到轨道交通时代。后续,为了方便铁路部门交流,也为了更直观了解铁路,英国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款铁路路徽。
形状由两条平行线和相反两组箭头组成,代表了铁轨跟火车行驶方向。这个设计在铁路业内通俗易懂,还远远达不到让大众熟知,甚至看到这个标志后,会让人产生费解,这样的设计并不能代表成功。
中国铁路怎么发展的?中国铁路的发展,可谓是历经波折,首条铁路诞生于混乱的清末时期。入侵的英国人,在上海建设了吴淞铁路,成为我国首条铁路。
封建的清朝人从未见过如此先进的交通工具,给清朝统治者带来了极大震撼,当即决定要有属于自己的铁路和火车。
虽然,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但是,仍有无数能人志士希望通过建造先进的设备,帮助国家变强大。
不长时间,我国就出现了第一台蒸汽车,名字也很霸气,叫“火箭号”,车身两边还有大家熟悉的清朝龙图,格外霸气。
大家熟悉的詹天佑,建造了我国第一条自主研发的京张铁路,标志着我国完全有能力自主承担铁路运输能力。
后来,铁路迎来了蓬勃发展,也遇到了很多麻烦。日军入侵期间,我国忍痛炸毁了许多关键铁路,造成巨大损失,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才开始逐渐恢复铁路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铁路更是全面开花,不只限于东部地区,还开始在地形更加严峻复杂的西部设计铁路,并进行了电气化升级。
时至今日,我国铁路水平已经来到世界前列,不仅有科幻的磁悬浮列车,还有时速高达KM每小时的高铁,更有完全自主研发的“复兴号”。
如今,世界范围都能看到中国高铁的影子,创造出了无数个世界“第一”,尤其是沙特的麦麦铁路,完全由中国建设团队创造,克服了沙漠通行的难关。
国内的高速铁路,也在快速发展,几乎每个地级市甚至区县,都能有高铁通行,每年为上亿人服务,形成了完善的铁路网。
能够做到这些,离不开国家正确的方针策略,研发人员的不断投入,建设团队的吃苦耐劳,才让中国铁路成为了世界上一张闪亮的名片,铁路的路徽更是成为了人们心中无法抹去的记忆。
每当提起中国铁路,路徽的形象就浮现在人们的脑海,经典又美观。
虽然,铁路网站经常被人诟病,铁路服务还存在一些小瑕疵,但是,没有人对路徽产生任何不满,感觉就像是一件艺术品。更有人觉得,这是国际通用符号,全球的铁路标志都是如此。
其实,中国铁路的路徽,是新中国成立前夕才被设计出来,亮相时就令人拍手称赞,更有不少国家争相模仿,都证明了这款路徽设计足够经典。
那么,这样一款路徽是怎么被设计出来的呢?
中国路徽怎么设计的?年5月,发展了多年的中国铁路,仍然没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形象。针对这个问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向全国发起征集,希望能设计出一款具有特色的铁路路徽。
消息发出后,得到了民众热切响应,一共有三千多个作品诞生。经过层层评审决定,交通部业务处的陈玉昶提交的作品被采用。
从发布消息到征集结束,并没有耗费太长时间,大部分人都是仓促完成提交,存在一些灵感不足很正常。
陈玉昶不同,他本身就是在铁道部门工作,能够提前了解到铁路部门的政策和打算。因此,路徽的设计已经构思了很长时间。
陈玉昶当时使用了很多张美国画图纸,设计出了无数的方案,经过了许多天设计,才有了一款让他比较满意的路徽。
整体的设计结构,跟现在我们看到的路徽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在细微处进行了改动,即便是普通人,一眼也能看到其中的含义。
远观的时候,标志很像工人两个字,代表了铁路是无产阶级的铁路,是人民的铁路。
走近仔细观摩,会发现人这个字长出了两个胳膊,把下面的铁路紧紧抱住,表达了人民的铁路需要人民去爱护和维护,只有人民去了解和认可铁路,才能让铁路有蓬勃的发展。
这样的设计,不只是寓意很好,设计选择的元素也堪称经典。尤其是下面铁轨的横截面,不仅让人一眼就能看懂是铁路,还跟“工”这个字很像,两个元素结合在一起一点都不突兀。
没有过多元素夹杂,看着也让人舒心,如果跟其它采用横截面元素的路徽作对比,更能感觉到简约美。
像中国台湾的铁路徽章设计,主体也是铁路横截面为主,只是进行了拉长,上下有两个圈,合起来便是台湾的台字。这个设计,看上去比较复杂,还没有对称美学,颜色选择也让人难以认可。
日本的铁路徽章,同样是铁路横截面为核心,整体构图看起来像是火车头,却没有我们路徽那样直观。
至于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前苏联和朝鲜,他们铁路路徽的建设显得很有意思。苏联的铁路路徽设计,一看就有浓郁的社会主义风格,镰刀、斧头、红星、齿轮元素一样都不少,还有许多文字点缀,整体设计相当复杂。
至于朝鲜的徽章设计,则是完全借鉴了我国的路徽,只是在外面又加了一个圆圈,整体看上去也很好看,这更说明我们的路徽设计,堪称经典。
结语中国人的审美,从来没让人失望过。从国旗、国徽到路徽,各种标志的创建,都会给人一种通俗易懂,简约美观的感觉。看似只有简单的几笔,包含的内容一点都不少,这才是大师级别的创造。
陈玉昶创造出的路徽,无法用价值来衡量,这已经形成了铁路部门的符号和象征。陈玉昶的后人,也并没有因为路徽就想要搞特殊,进入铁路部门工作,也是一段佳话。
参考资料:
《至今都没办法超越的经典——中国铁路路徽,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野云片片
《穿越时光的铁路之魂——中国铁路路徽的设计故事》大磊
《揭秘:中国铁路路徽的设计故事与不朽魅力》深度解读社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592taotaole.com/rhgsbm/10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