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nk/mipso_5941745.html一、定义小儿便秘是指由于排便规律改变所致,指排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较久(大于2天),无规律,或虽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小儿便秘可以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两大类。简单的说,器质性便秘是由于器质性疾病,比如先天性巨结肠或是肛门狭窄等疾病所造成的;功能性便秘是指排除了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便秘,会造成小儿腹胀、哭闹、拒食等症状,它是小儿排便障碍的常见原因,临床上又被称为特发性或习惯性便秘。二、病因1、盆底肌肉协调障碍2、膳食纤维摄入不足3、不良的精神因素及排便习惯4、胃肠激素分泌和调控异常影响了胃肠蠕动5、肠道微生态菌群紊乱三、危害:1、肛裂:约25%的便秘小儿都有肛裂。正常排便时肛门不会受损伤,但如果肛门及肛管所承受的压力超过一定程度,就会造成肛门撕裂出血。便秘导致肛裂后,由于排便疼痛,会人为抑制排便,拖延排便时间,继而造成粪便水分在肠道中被吸收,大便更加干结,下次排便就会更加痛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2、影响智力发育:长期便秘、便臭容易导致小儿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专家分析指出,大肠中的细菌能将肠道中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分解成氨、硫化氢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便秘,有害菌产生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而被肠道吸收,如果超出肝脏的解毒能力,这些毒素就会损害神经,造成小儿的智力受损,使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语言能力和记忆力都收到影响。3、影响身体发育:如果小儿反复出现便秘,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就会逐渐减退,不仅重要的营养成分不能送往全身,而且大肠杆菌还会在肠道大量繁殖,由此产生胺等有害物质会侵袭身体各个器官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长期便秘的孩子,容易出现营养缺乏、贫血等生长发育不良的表现。4、便秘易导致小儿遗尿:由于长期膨胀的直肠持续压迫膀胱,导致膀胱容量减少,并因反复刺激膀胱,可引起膀胱不可控制的收缩,即可产生遗尿。四、护理:1、调整饮食:由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小儿的饮食过于精细,精细的食物纤维素少,就不能吸收水分,对肠道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肠蠕动缓慢,使粪便干燥。饮食中纤维素食物过少是孩子便秘的主因,纤维素主要来源于谷类食品、水果和蔬菜,所以便秘的孩子要多吃粗粮和青菜,同时也要注意多喝水。2、训练小儿定时排便并养成习惯:让孩子在早上,进食后在便盆上蹲5-10分钟试着排便,因在胃内进食几分钟后,结肠会收缩活动,以促使粪便的推进,并产生便意,这叫胃结肠反射,这种方法有利于孩子建立自主排便的习惯。此外,为什么要在早上训练排便呢?因为在中医里说,早上五至七点是手阳明大肠经活跃的时间,是清肠排毒的最好时间。这个时间气血流注于大肠经,此时大肠经旺盛。《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意思是说大肠把体内的糟粕转化成粪便排出体外,具有传导的功能,这个时候正常排便,对身体是有益的,反之,排不出的大便会变成宿便,使毒素滞留在体内。所以,家长应当训练小儿在早上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3、安排适量的室外活动:鼓励孩子多做运动,家长可以配合腹部的顺时针按摩进行。4、注意观察并排除小儿的异常精神因素:有时候小儿因为上课或是玩耍,不方便排便,有了便意后下意识的憋住大便,让大便在直肠内潴留,时间长了直肠适应了粪便的张力,便意反而消失了。所以,家长应当注意小儿的精神状态,及时纠正。对于小儿功能性便秘的调理是长期的,有可能还会反复发作,家长应该注意家庭教育和健康宣教,指导小儿的合理饮食和生活方式。若小儿长期便秘,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药物治疗、小儿推拿等。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592taotaole.com/rhgsbm/7794.html
上一篇文章: 改善便秘的妙招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