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便秘就用开塞露|
在小儿清肠里,有一个经典的基础方,就是小儿推拿调理便秘的四个手法。(穴位及操作方式详见后文腹泻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治便秘一|清大肠
小儿推拿治便秘二|顺时针揉腹
小儿推拿治便秘三|推下七节骨
小儿推拿治便秘四|揉龟尾
而小儿腹泻与便秘刚好相反,会导致大便次数增多,一天3次及以上,后续甚至跟水一样。
所以宝宝腹泻时,一定要注意给他补水,以防止脱水发生。
宝宝腹泻时的推拿手法:
1.揉龟尾
位置:尾椎骨端(相当于长强穴)。
操作: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次。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等。
临床运用: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气调理大肠的功能。
(Δ具体操作见上图)
2.推下七节骨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下向上或自上而下推,分别称为推上七节和推下七节。—次。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
临床运用: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
(Δ具体操作见上图)
3.逆时针摩腹、揉腹
位置:腹部。
操作:沿肋弓角连缘或自中脘至脐,身两旁分推,称为分推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次数:分推—次,摩5分钟。
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呕吐恶心。
(Δ操作与上图顺时针揉腹方向相反)
4.清小肠
定位: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清小肠,自指根直推向指尖。—次。
主治:小便赤涩、水泻、遗尿、尿闭。
(Δ具体操作见上图)
5.推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从虎口向指尖推为清。操作—次。
主治:腹泻,脱肛,痢疾,便秘。
(Δ具体操作见上图)
本文转自网络,仅作分享用途,如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592taotaole.com/rhzbm/3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