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宝妈遇到了头痛的事,她家宝宝添加辅食以后,出现便秘,大便干燥,如同羊粪蛋。事实上,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情况,孩子遭罪,家长揪心。该如何预防?我们一起来看下!
孩子添加辅食后便秘
多数是脾胃出了问题
孩子的主要问题是脾虚,导致孩子脾虚,除了先天不足,大部分都是喂养的问题!除了婴儿期乳食过量,容易造成积食;另一个喂养问题是在辅食添加的时候,用了很多错误添加方法,损害了孩子的脾胃。
(图片来源于网络)
80%的孩子脾虚、消化问题,是辅食添加的过程中造成的,所以正确添加辅食,是很关键的环节。
刚开始辅食添加的时候,容易出现便秘,新的食物对孩子的肠道造成刺激,需要孩子建立新的消化机制去适应,因此在这个阶段,慢就是快、少就是多。案例中的孩子已经便秘很久,家长应该意识到是孩子的脾胃消化不好,明显是添加辅食后,造成的胃肠功能紊乱。
有的孩子肠胃功能不是特别的好,就算按照添加辅食的原则去慢慢进行,也会有点跟不上,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或者医生的一些帮助,比如做小儿推拿等,稍微辅助一下,过渡会更加顺利。
辅食添加不当,也会引起孩子贫血
现在贫血的孩子非常多,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发现孩子贫血,家长应当高度重视,找出病因。
如果是缺铁性贫血,主要原因是营养吸收不好,并不是说孩子营养不够,而是脾胃吸收不好,看似吃了很多营养补品,但是无法吸收,也成了身体的垃圾,反而损伤脾胃。
虽然不确定案例中的孩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贫血,但调养原则都是一样的:先顾护脾胃、健脾补气,再补虚生血。
很多家长疑问:为什么专门吃了很多补血的食物甚至是药材,一点效果都没有?缺铁性贫血,在中医里其实是缺乏营养物质,气血不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水谷精微经过脾胃的转化,生成气和血还有其他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脾胃虚弱,运化受阻,气血生化乏源,导致孩子贫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辅食应该怎么添加?
孩子添加辅食,一个总的原则:以孩子的消化情况为准则。
孩子辅食添加的时机、添加的量和频次、食物的挑选、品类的多寡等等,都要以孩子的消化情况来判断。
有两个常见的误区和大家分享一下:
按需喂养还是定时定量喂养?
很多育儿书籍、喂养经验丰富的长辈都会建议刚出生的宝宝每间隔2-3小时喂一次奶,长大了以后慢慢把时间间隔加大。
但要知道,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婴幼儿我都建议以“按需喂养”为主。婴儿不懂得表达,只知道饿了就吃,吃饱就睡。很多家长一看见孩子饿了,就马上去冲奶粉,这是对的,因为饿了就要吃。但有时候,家长突然想起来到时间了,马上冲奶粉把孩子叫醒了吃,这不仅影响了孩子自己的规律和休息时间,孩子还没饿就让他硬吃,也会损伤脾胃。
添加辅食时按需喂养,等孩子随着成长,消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就可以过渡到接近成人的习惯。
主食与辅食有何区别?
主食和辅食在名字上已经很明显了,有主次之分。主食主要是指母乳和配方奶粉,主要提供给孩子大部分的能量与营养。辅食主要是辅助,提供给孩子额外的营养,或者锻炼其咀嚼功能等等。
一般来说,6个月以内的孩子只吃主食就够了,6个月后也应以主食为主,辅食为辅,不能用辅食当主食吃,盖过了主食的“风头”,这点其实跟成人一样,主食吃饱了最重要,其他的水果、蔬菜、零食等维持营养均衡,但是要根据孩子的消化状况来决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宝宝便秘了该怎么处理?
1、可先开塞露通便,排出干结的大便,但不建议长期使用。
2、给宝宝喝点含有山梨醇的果汁,如西梅汁、苹果汁、梨汁,每天60~毫升%果汁作为起始剂量起始剂量,根据具体情况酌情添加。
3、选用益生菌进行调理
4、对于大宝宝,除了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和水分,还应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适度的运动。
5、有时候,宝宝的便秘原因很复杂,必要时,医院就诊。
辅食这样吃不便秘!
六个月以上的宝宝:辅食加入高纤蔬果泥
1、辅食每天至少两次,必须含有纤维素高的水果泥、蔬菜泥。蔬菜量要够多,不可以只一小片菜叶而已,至少要20克以上。蔬菜要用果汁机打烂,避免纤维太粗打不烂的菜梗。至于水果,纤维高的包括橙子、木瓜、梨、葡萄、李子、桃子等等。至于香蕉与苹果,皆帮助不大。
2、辅食的稀饭或米糊,请改用糙米来熬。
3、油脂类要足够。如果吃的辅食没有油脂,可自行添加麻油、橄榄油、亚麻仁籽油等。
一岁以上的孩子:每天吃足量的蔬果
1、基本上可以把奶作为辅助。
2、吃糙米。糙米是最好的益生元;很多妈妈只吃益生菌,却不知道没有益生元,益生菌很快就死光光了,几乎没有效果。
3、更大的孩子可以吃全麦面包、高纤饼干等等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四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吃爆米花(但不要把咖啡色硬硬的壳吐掉,那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4、确定孩子每天都有吃足量的蔬菜与水果,请注意足量。如果能吃皮的水果,尽量连皮吃。
5、果汁请喝黑枣汁。其他果汁包括橙汁,都不是很有效,除非把纤维都打进去。
6、多喝水,这个年纪以上的孩子可以喝蜂蜜水。
7、一样,油脂摄取要够。
(以上内容为营养知识科普,不代表本品功效,请保持理性阅读)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592taotaole.com/rhzbm/4935.html